新聞分類
無邊的蘆葦,隨風搖曳;茂密的茅草,郁郁蔥蔥。莽莽荒原,一片開闊水面旁的三間磚房,就是薛梅的家。
薛梅是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營8更9井站女采油工。3年前,《經濟日報》記者曾在房前的柳樹下采訪過薛梅夫婦。10月10日,記者在采訪了薛梅采油廠一些同事后,又來到這棵柳樹下。
薛梅巡井剛剛歸來,一身橘紅色石油服,滿頭大汗,說起話來爽朗干脆,一幅活脫脫的石油女漢子形象。
當年,為解決偏遠油井人手不足、倒班不便等困難,單位決定在這里設立“夫妻崗”,新婚不久的薛梅與丈夫孫賓,來到這里與油井為伴,與荒草野鶴為鄰。說起往事,薛梅笑了笑:“再過一個月,就20年了。”
小兩口管著7口油水井、1座計量房和2100米管線,一趟走下來大約一個半小時。每4小時薛梅要走一趟,一天最少走6趟。白天走,晚上走,下雨下雪、烈日狂風也要走。每2小時還要測一次油壓。
荒野巡井,壯小伙子都怵頭,何況薛梅這位年輕姑娘。提上大管鉗和油樣桶,出門就是一條溝,幾十厘米寬的必經小橋,走上去咯吱咯吱響。半夜走過黑黢黢的蘆葦蕩,不時有野鳥受驚,嘎嘎大叫猛然飛起;接下來一片墳地,點點螢火,讓人心驚……面對這些讓人精神崩潰的挑戰,誰能知道,薛梅是怎樣穿過黑夜,一步步走過來的?
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20年井站上沒有一個晚上缺人。薛梅巡井行程累計達30余萬公里,所值守的油井為國家貢獻原油12.27萬噸。
一個個除夕夜,遠處鞭炮響成一鍋粥,他們還在巡井的路上。元宵節,他們夫妻爬上房頂,看夜空中禮花在天際綻開。那是他們曾經擁有的城市,在一望之中,卻又像在天涯。
薛梅歉疚地說:“20年來,孫賓回老家的時間總共不到一個月。反而是老爹農閑時不遠千里,來看我們和孩子。”
記者在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采訪時,營二管理區采油1站副站長張慶衛說,站上的同事都知道,只要井上沒事,早晨六點半前,薛梅一定把油樣和報表送到。有一次早上大雨滂沱,沒想到薛梅師傅依然準點趕到。
孫賓告訴記者,有一天夜里大雨正急,薛梅要去巡井。他勸說過去這陣大雨再去,晚巡一會兒又咋啦?薛梅說,越是風大雨大,心里越不踏實。孫賓無奈,只好陪她一起走進雨中。
有人說,薛梅不必死心眼,荒草野坡,夜黑人絕,巡井多一次少一次、早點晚點,只有天知道。但是薛梅有自己的底線。她給記者講了個故事:剛參加工作跟著師傅朱玉蓮去量油,自己弓著腰看玻璃管刻度,師傅火了:必須蹲下,眼睛和玻璃管液位持平才能讀數。當時感覺這沒有多大差別,師傅嚴厲地說:“這口井兩百多噸的液量,讀數差一點,一天至少差兩噸油!”從此,薛梅記住了,石油工人啥事都不能差一點,“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鐵人傳統,在她心中活起來。
單位領導曾提出找人替班,讓薛梅夫婦回家過個年。薛梅不愿給同事添麻煩,就盡可能把老人接到站上過年。薛梅的父親是從部隊轉業到勝利油田的“老石油”,每次薛梅回家看望,他都催女兒快回去。后來老人家患癌癥住院5年,先后14次大小手術,薛梅和丈夫分好工,陪護老人、看護井站“兩不誤”。父親最后時刻睜開眼仍然是叫女兒快回井上去。薛梅這一次沒聽父親的話,幾個小時后在病床前看著父親溘然長逝。
平凡單調的工作在薛梅眼里,是事業,而不是職業。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讓她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甚至出神入化。鼻子聞一聞,耳朵聽一聽,她就能大致判斷油井和管道的狀況。離家最近的油井不足300米,抽油機的運轉天天伴她入眠。家里和油井用一條電路,燈一滅,就知道可能井停了。這讓薛梅養成了習慣:安靜了睡不著,不開燈也睡不著。
說起油井,薛梅眼里放光:“油井是有生命、有靈氣的,你疼它愛它,它就給你多出油;你糊弄它一寸,它就糊弄你一尺。”薛梅像看護嬰兒一樣護井,每口井什么脾氣、什么特點,她如數家珍。她還自學了石油地質、采油工程、清潔生產等知識,通過資格考試取得了采油技師任職資格。有一口稠油井,稍不留心就會停井。在技術員的幫助下,薛梅精準調整各項參數,使其連續生產2200多天,僅作業維護費就節省了近200萬元。
“沒有孫賓,我不可能撐到今天。”薛梅說。駐站第一個春節后的一天晚上,薛梅在家里聽到“嘶嘶”聲,跑出去一看,3個人在割管盜油。薛梅邊跑邊喊,盜油賊落荒而逃。事后,孫賓問薛梅害怕不?薛梅說,咱倆在一起,我怕啥!
兒子和他們一起生長在荒原,沒有小伙伴。于是他們自制了簡易籃球架、吊起了拳擊袋,丈夫還帶著兒子摸魚、逮螞蚱。為了兒子,薛梅曾猶豫過是否進城,但后來還是堅持了下來。如今,兒子14歲了,堅強、自立、懂事,經常幫助父母做家務。
20年來,除了結婚那次,薛梅只化過3次妝,那是為了領獎和外出作報告。長期的大運動量,讓她體格健壯,身材苗條,可她天天都是一身橘紅色的石油工裝。外出時偶爾穿過幾次裙子,回來馬上換下來。她感慨:“穿裙子都不會走路了。”
當年,他們小兩口在這里插下一根柳枝,現在已長成合抱粗的大樹。撫摸著粗糙的樹干,薛梅說:“單位領導很關心我們,改造了小院,建起了廚房、洗澡間,通上了自來水,裝上了空調和暖氣,經常來看望我們。我們很知足、很幸福!”
(本文章摘自10月30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