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類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提升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能力水平
——在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 王文斌
(2013年12月13日)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總結近年來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進展和經驗,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國務院國資委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毅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對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剛才,華崗同志介紹了2013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征集活動情況,公布了50項優秀社會責任實踐和10項最佳社會責任實踐,這是中央企業社會責任成果的集中展示,對于促進社會責任工作具有重要示范意義。中國電科和南方電網兩家企業作了經驗介紹,很有特點,很有創新,希望中央企業認真學習借鑒。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近年來,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積極落實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精神,積極推進社會責任管理提升活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大力推進社會責任管理提升,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不斷健全。
2012年3月起,國務院國資委決定在中央企業開展為期兩年的管理提升活動,并將社會責任管理作為專項管理提升的13個重點領域之一,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央企業積極探索社會責任管理提升的有效途徑,促進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是社會責任理念進一步深化。許多企業按照社會責任要求重塑企業的使命、價值觀和愿景,形成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業務和文化特色的社會責任理念。南方電網的“萬家燈火,南網情深”、中國石化的“每一滴油都是承諾”、東風公司的“東風化雨,潤澤四方”、中國鐵物的“要成為綠色供應鏈服務的提供者”等等,都充分表明了企業實現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積極追求。許多企業根據業務特點,選擇與企業經營活動最為相關、對利益相關方具有重大影響的議題履行社會責任,并實施滾動調整和動態優化,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寶鋼根據鋼鐵行業特點提出的“環境經營”,將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成為綠色產業鏈的驅動者作為公司最重要的社會責任議題,努力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許多企業都制定了社會責任年度規劃和中長期戰略規劃,并融入公司的整體戰略和發展規劃當中,將社會責任工作與公司總體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二是社會責任治理進一步健全。近年來,中央企業高度重視社會責任組織機構和制度建設,全部中央企業都明確了社會責任工作機構、相關職能部門和下屬單位工作責任,兵器工業、中國電子、中國華能等企業建立了社會責任專門部門或處室。許多企業制定了社會責任管理專項工作制度,一些企業根據管理提升活動的要求進一步梳理社會責任相關制度和管理辦法,推動社會責任管理規范化。一些企業積極探索社會責任融入管理運營,國家電網2012年要求27個省級公司至少確定一家地市級供電企業開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試點。中國移動實施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運用戰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推進社會責任融入專業管理和日常運營,連續六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連續三年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指數。中鋁公司探索運用社會責任國際標準指南ISO26000在5個下屬公司開展社會責任試點工作。華潤集團、國電集團等制定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關鍵績效體系,并建立指標統計平臺和報送系統,對指標定期匯總、統計、分析,并將關鍵責任績效指標納入評價考核。
三是社會責任溝通機制進一步完善。截至2012年底,全部中央企業都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不斷提高,部分報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遠集團可持續發展報告連續六年入選聯合國全球契約典范報告榜。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五礦、中國電科、中鋼集團、中國有色等企業發布了國別報告,兵器工業、神華集團、中船集團、中國電科等指導下屬企業發布報告,華電集團、國家電網、中廣核等企業發布了產品報告或專題報告,積極回應社會關心的社會責任熱點問題。許多企業建立健全社會責任日常信息披露機制,大部分在公司主頁開設了社會責任專欄,很多專欄信息完整、內容豐富、更新及時,并提供了歷年社會責任報告的下載鏈接,建立了社會責任信息交流平臺。
四是社會責任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在管理提升活動中,許多中央企業都強化了與國際國內領先企業的對標。中國移動以國際一流通訊企業為標桿,全面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差距,發現短板,提升管理水平。南方電網綜合考慮世界500強排名、能源行業背景及社會責任工作領先性,遴選了英國石油集團公司等9家企業作為標桿進行分析對標,結合弱項指標進行改進,取得明顯效果。中國華能選擇10余家國際一流能源企業作為標桿,找出20項關鍵社會責任指標,從集團公司和基層企業兩個層面進行對標分析,發現瓶頸指標并進行改進。一些中央企業還組織了企業間的相互學習和調研,有的企業還開展了與省屬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的交流,有效提升了社會責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深入實施和諧發展戰略,企業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創造能力顯著提升。
2011年9月,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明確了和諧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2012年初確立了10家企業作為和諧發展戰略重點聯系企業。中央企業積極落實和諧發展戰略,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立足戰略高度認識、部署和推動中央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五大央企”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一是誠信央企建設取得新進展。中央企業在運營中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商業規則,維護消費者權益,努力實現共贏發展。堅持依法合規經營。許多企業強化合規管理與反商業賄賂,細化預防和懲治腐敗制度,全面梳理招投標流程風險點。一大批企業建立了集團級物資招投標管理體系,實現全供應鏈、全流程電子化操作和管控。中國建筑等建筑企業嚴格招投標程序,對重大工程項目的分包、采購過程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和審計,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產品和服務。電網企業積極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升級,農村用電保障能力和供電服務水平顯著提升。電信企業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努力消除數字鴻溝,積極采取措施保障應急通信、確保通信安全。中央儲備企業在市場大幅波動情況下,確保市場供給和價格穩定。
二是綠色央企建設取得新進展。中央企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轉變發展方式。2012年,中央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可比價)比上年下降4.2%,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8%,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7.3%,降幅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為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華能2012年建成華能天津IGCC 示范電站、中國華電積極打造分布式能源產業鏈、船舶工業完成綠色船舶系列化開發等成為降低排放水平、提高能源效率的典范。一些中央企業努力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方式,華潤集團建設完成廣西賀州循環經濟產業園,預計每年產生循環經濟效益達到1.94億元。中央企業在保障正常生產經營的同時,積極維護生態環境安全,鞍鋼、武鋼、中煤集團、中國黃金等實施生態復墾,打造綠色礦山。一些企業在完成自身減排任務的同時,積極帶動產業鏈企業節能減排,發揮了中央企業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三是平安央企建設取得新進展。中央企業將安全穩定作為和諧發展的基本保障,努力實現企業的平穩發展。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神華集團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從2005年的0.02下降為2012年的0.0043,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許多企業在企業改制、重組中,切實維護下崗分流職工合法權益,普遍健全扶貧幫困機制,關心困難職工的生活,建立健全信訪工作靈敏反應機制,切實解決職工群眾的困難和訴求。許多企業認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企業重大改革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
四是活力央企建設取得新進展。中央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理念,創新企業內部機制和文化,促進職工全面發展,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深化職工民主管理,實行廠務公開,依法與職工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保證合理的薪酬待遇,基本實現了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大類基本保險的全員覆蓋。積極開展職工素質工程,不斷加大員工培訓力度,推動學習型企業建設,廣泛開展職工技能競賽、崗位練兵等活動,深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班組建設。努力創造條件為社會增加就業機會,中國鐵建每年吸納近200萬農民工參與到各項建設中,中船集團2012年吸納12萬勞務工就業,中國能建每年為近1000名殘疾人創造勞動就業崗位。
五是責任央企建設取得新進展。中央企業模范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應對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時充分發揮了“穩定器”作用,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技術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中央企業主導完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載人航天、繞月探測、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等一大批先進技術和民生項目。在國家重要活動和重大自然災害中,許多企業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發揮了骨干中堅作用。積極參與定點扶貧、援疆援藏和各類社會公益事業,90多家中央企業定點幫扶189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2008-2012年,中央企業累計對外公益捐贈198億元,10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基金會,探索企業慈善公益事業的規范化管理模式。中央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遵守所在國法律,尊重當地習俗,保護環境,維護當地員工權益,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交集團在非洲雇傭當地員工近5萬人,每年在非洲本地采購額達到15億美元,員工本地化率和采購本地化率分別達到82%和90%,帶動了當地發展。
(三)持續加強社會責任能力建設,隊伍素質和能力水平明顯增強。
近年來,國資委和廣大中央企業在推進社會責任工作中,將加強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隊伍素質,為推進社會責任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是社會責任工作隊伍素質顯著提升。自2008年以來,國資委先后對中央企業從事社會責任工作的同志開展了4次大規模的培訓,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學習交流社會責任先進經驗,了解社會責任發展的最新趨勢。許多企業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全員社會責任培訓,建立培訓機制,創新培訓形式,提升培訓效果。許多企業創辦社會責任內部網站或報刊雜志,開辟社會責任學習培訓專欄,構筑覆蓋全員的社會責任學習交流平臺。一些企業探索建立有效的社會責任工作激勵和約束機制,調動了員工積極性。通過幾年努力,中央企業中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社會責任專業化人才和熟練開展工作的職業化隊伍。
二是社會責任合作交流不斷增強。國資委高度重視社會責任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聯合國全球契約、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瑞典大使館企業社會責任中心等國際組織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拓寬了社會責任工作的國際視野。許多企業積極開展與國內外社會責任組織和研究機構的交流活動,了解和掌握社會責任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最新動態,學習先進經驗,持續改進社會責任績效。不少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加入國內外重要的社會責任機構,參與國內外社會責任標準的制定,增強在國內外社會責任舞臺上的影響力。中國移動2013年成為全球報告倡議組織中國區首批機構利益相關方,中國石化成為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理事會成員,充分借助知名社會責任機構平臺提升影響力。
三是社會責任研究不斷深化。為了增強社會責任工作的理論性、前瞻性和系統性,近年來國資委先后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為推動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許多企業高度重視社會責任研究工作,通過組織開展社會責任標準、管理實踐等領域的課題研究,以及加強專項社會責任調研,努力提升理論水平。國家電網等企業的一些社會責任研究課題還獲得了國內外獎勵。南方電網、東風公司、兵器工業等出版了專門管理輔導書籍,強化社會責任理論建設和社會責任工作頂層設計,以理論創新不斷推動管理創新、實踐創新。
四是社會責任實踐水平不斷提升。國資委先后開展了3次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征集活動,對總結社會責任工作經驗、提升工作水平、增強影響力起到了積極作用。許多企業廣泛開展內部社會責任優秀案例評比活動,認真總結優秀案例成功經驗,建立優秀案例獎勵制度和傳播機制,充分發揮其示范效應。中國移動、中國誠通、中國聯通等將社會責任實踐案例征集作為能力提升的制度性工作,華電集團、中化集團等企業案例入選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最佳社會責任實踐。通過努力,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水平不斷提升,在促進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效益的有機結合。
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自2009年以來的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顯示,5年來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持續增長,顯著領先于其他企業。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中央企業廣大干部職工特別是從事社會責任工作的同志們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二、進一步認識做好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要意義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日趨嚴重,人們對氣候、環境、人權、貧困等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國際國內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中央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適應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選擇。中央企業要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推動社會責任工作的自覺性和緊迫感。
進一步做好社會責任工作,是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這是黨的文件第一次將社會責任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戰略思考和高度重視。三中全會還指出,要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這充分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理念上的根本轉變,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加嚴格的要求。三中全會輔導讀本明確指出,要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要引導國有企業在主營業務優勢和廣泛的社會問題之間找到結合點,把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的戰略、決策、運營和管理中。要加強制度建設和監管監督,推動國有企業在誠信經營、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加強自我約束。加強企業內部制度建設,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妥善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可以看出,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進一步做好社會責任工作,是順應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迫切需要。當前,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日趨深入,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對中央企業做好社會責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國際社會看,企業社會責任的標準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約束越來越嚴格。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ISO26000、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啟動的全球契約十項原則,以及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第四版在全球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2012年,聯合國全球契約將十項原則細化為140個指標,對社會責任融入管理提出了更為細致的要求。今年5月,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倡導企業發布將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進一步整合的綜合報告。許多國家和地區進一步加大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政策力度。歐盟自上世紀90年代就將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列入重要公共政策議事日程,設有專門內設機構和人員負責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許多國家針對綠色發展、碳排放等具體議題的法律法規層出不窮。其他一些重要利益相關方也積極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和推動,納斯達克等5家證券交易所共同宣布,將與投資者、企業和監管機構共同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披露和表現,以促進各自市場的長期可持續投資。從國內看,社會各界對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許多行業組織都積極采取措施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踐行可持續發展。從中央企業自身看,在誠信經營、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許多社會責任議題方面還存在不少挑戰,企業內部依法合規經營、反腐倡廉建設有待進一步深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轉變發展方式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活力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溝通的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等等。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骨干中堅,與其他企業相比,社會各界對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期望更高、要求更嚴,對不負責任的行為容忍度更低。中央企業的一些負面社會責任事件往往傳播更廣,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更大。中央企業必須充分認識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切實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
進一步加強社會責任工作,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選擇。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實踐中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種戰略工具,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許多國際一流跨國公司正將社會責任工作從單純應對外部壓力的被動行為轉化為企業的主動追求,從作為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轉化成為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要素。這些企業普遍高度重視建立和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并將企業對利益相關方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納入管理系統,建立社會責任績效指標體系并不斷進行改進。同時,要求供應鏈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幫助供應鏈改善社會責任管理,減少供應鏈不負責任行為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實現企業與供應鏈的共同發展。這些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實踐表明,通過實施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的內外部管理,贏得全球范圍競爭優勢。近年來,中央企業在探索社會責任管理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國際一流公司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一些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和認識有待深化;許多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目標局限于應對外部壓力與危機事件的需要,以被動響應和防范為主;管理過程往往因事而動,更多傾向于相關方關系管理,而不是通過建立績效指標,進行系統化的管理改進;管理方法上更多傾向于對外單向的信息傳播,利益相關方參與比較弱。隨著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步伐的加快,國際社會對中央企業社會責任關注度越來越高,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必須以國際一流公司為標桿,加快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運用社會責任理念和方法對企業管理理念、管理目標、管理對象和管理方法等等進行重塑和優化,把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推動企業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業務創新的重要動力,不斷增強責任競爭力,全面培育在國際化經營中的競爭新優勢。
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能力水平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深入落實和諧發展戰略,強化社會責任管理,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運營,進一步發揮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作用,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下一步工作中,關鍵是要“把握一個核心,做到兩個堅持,突出三個重點”。
把握一個核心,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是可持續發展,這意味著,企業既要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要貢獻和促進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央企業推進社會責任工作,不僅要實現穩健經營,追求合理盈利,為自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也要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對各個利益相關方和環境負責,推動全社會的共同發展。
做到兩個堅持,就是堅持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堅持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管理運營相融合。
堅持社會責任與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企業社會責任不是企業額外的工作,而是內生于企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之中。中央企業要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將社會責任工作與其他五大重點工作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同要求、同部署、同推動。
堅持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管理運營相融合。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工作是不是產生了價值,關鍵要看是否實現了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的融合,促進企業管理的優化。中央企業要堅持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管理運營相融合,進一步將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融入企業戰略、治理結構和日常運營的各個流程之中。
突出三個重點,就是突出實施和諧發展戰略,突出加強社會責任管理,突出強化社會責任能力建設。
突出實施和諧發展戰略。和諧發展戰略是中央企業“十二五”時期五大戰略之一,也是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對于實現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中央企業要深入實施和諧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誠信央企、綠色央企、平安央企、活力央企和責任央企建設,立足戰略高度認識、部署和推進中央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為實現“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目標提供支撐。
突出加強社會責任管理。加強社會責任管理,建立一套保證企業以負責任的方式運營的管理模式,是實現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相融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社會責任工作長效機制的必然要求。中央企業要以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為目標,建立一套確保企業負責任運營的管理體系,有效管理好企業對利益相關方、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突出強化社會責任能力建設。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是提升社會責任工作水平、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中央企業要建立企業自我學習和持續改進機制,全面加強社會責任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素質,為推進社會責任工作提供充分的能力保障。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結合當前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實際,國資委將研究發布《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指引》,各中央企業要以此為契機,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深化社會責任理念,明確社會責任議題。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是社會責任工作的指南,也是推動工作的內在動力。近年來,許多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不斷深化,意識不斷增強,但是整體上看,中央企業對社會責任的理解還停留在較淺層次,許多企業的社會責任邊界和議題仍然不夠清晰,下一步要在梳理理念、明確議題上下功夫。一是進一步深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在與利益相關方廣泛溝通的基礎上,將社會責任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要求融入企業使命、愿景和價值觀,形成特點鮮明的企業社會責任觀,創新企業價值理念,增強社會責任意識。二是清晰界定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邊界和主要議題。緊密結合國情、行業特性和企業業務特點,瞄準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相關、對利益相關方具有重大或潛在影響的議題,在廣泛的社會問題和企業經營優勢之間找到結合點,確定履責的重點。同時,還要適時對核心責任議題進行動態優化。三是優化社會責任工作推進模式。綜合考慮業務性質、規模、地域分布等因素,堅持統籌部署、全面推進和試點示范、典型引領相結合,探索體現自身特色的社會責任工作推進模式。
(二)健全社會責任組織制度體系,落實工作責任。
社會責任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企業各項業務和日常運營各個環節。中央企業要繼續在加強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上下功夫。一是進一步完善社會責任工作組織體系。建立健全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第一責任人的社會責任工作領導機構,真正發揮領導決策作用。完善社會責任歸口管理部門職責,設立專職專崗負責社會責任推進工作,具備條件的企業要組建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推進部門。清晰界定各部門、各崗位和所屬企業的社會責任工作職責。二是加強社會責任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責任工作專項制度。將社會責任管理理念和要求融入企業運營各項制度,對各項制度進行微改動和再優化,切實構建起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確保企業開展負責任運營的管理制度體系。三是強化社會責任能力建設。瞄準國際一流水平,通過積極開展對標,開展課題研究、加強培訓、開展優秀社會責任實踐征集、召開工作會議、參加社會責任國內外交流活動等多種方式途徑,不斷提高社會責任工作水平和影響力。
(三)探索推進社會責任融入管理運營,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管理運營,優化企業管理,是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核心目標和關鍵環節。中央企業要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大探索力度。一是融入企業發展戰略。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進行重大決策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社會責任理念,將社會責任作為戰略思維要求融入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和戰略評價中,實現對戰略管理的全面優化。要將社會責任工作納入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并制定企業社會責任戰略規劃。二是融入業務流程和職能管理。要融入企業的研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生產運營全過程,融入企業職能管理各板塊,確保企業實現負責任的業務運營。三是融入供應鏈管理。通過對供應商社會責任情況進行持續評估,推動供應商不斷改進履責績效,實現社會責任從企業內部逐漸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延伸。
(四)進一步發揮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完善社會責任溝通機制。
建立與利益相關方之間良好的社會責任溝通機制與互動關系,既是企業改善管理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增進交流和共識的有效方式。中央企業要在發揮社會責任報告價值和推動利益相關方參與上下功夫。一是不斷提升社會責任報告質量。要充分借鑒國際國內先進報告的經驗,不斷提高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增強報告規范性,提升報告國際影響力;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探索發布國際化經營中的社會責任國別報告和重要社會責任議題的專題報告。二是進一步發揮報告的管理價值。要把社會責任報告作為企業持續改進管理的一個抓手,在報告編制過程中更加注重各個部門參與,更加注重系統梳理企業運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更加注重吸收利益相關方的建議和反饋,不斷進行改進,充分發揮報告的管理價值。三是豐富社會責任溝通形式。要創新報告發布形式,通過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簡版、網絡版等方式,更好地發揮社會責任報告的影響力。要構建社會責任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社會責任信息交流平臺,廣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加強日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傳播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實踐和成效。四是加強利益相關方參與。要積極探索利益相關方參與的方式方法,研究建立企業有關重大事項決策征求利益相關方意見的制度,廣泛采取社會責任周、社會責任示范基地等方式,增進利益相關方對企業的理解和共識。
(五)加強社會責任對標,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社會責任指標體系,是全面客觀衡量企業履責情況的基礎,也是社會責任工作實現閉環管理的重要環節。中央企業要在這方面積極進行探索。一是探索建立符合本企業實際的社會責任指標體系。要參照國際標準,結合行業特征,在企業現有經營管理各項指標的基礎上,優化形成企業社會責任指標體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將指標的收集、匯總與分析程序與現有管理信息銜接,提高指標數據獲取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二是加強社會責任對標。要積極將社會責任指標與國際一流企業進行對標,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弱項和短板,不斷加以改進。國資委于今年6月發布了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提升的對標指標,按照央企達標、央企領先和國際先進三個層面,設立了社會責任管理指標,大家可以參考。三是積極探索社會責任績效評價工作。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探索社會責任績效評價,將社會責任核心指標納入到企業整體績效考核,充分發揮評價對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作用。
這里我還要強調一點,中央企業要切實履行好國際化經營的社會責任。隨著“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央企業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國際社會對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海外經營的通行證。中央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必須模范遵守所在國法律,尊重當地習俗,堅持誠信經營,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保護當地環境,維護當地員工權益,帶動產業鏈共同發展,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努力樹立負責任的良好形象。
同志們,做好社會責任工作,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要求,也是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客觀需要,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飽滿的熱情,深入實施和諧發展戰略,強化社會責任管理,不斷提高社會責任工作能力和水平,為實現“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目標,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